时间:2022-09-06 17:44:37 | 浏览:296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瑾华
39度、40度、41度!在杭州的你,这几天是不是热坏了?
有一个地方,你可能想去那里山居,避暑。
有一个姑娘,她会“带”你去那里山居,避暑。
蒋瞰,杭州著名文艺女青年,深夜书房主人,讲故事的少女,眼毒心静,和世事皆有距离,心里包含着翻云覆雨的海。之前,她已经写了《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不告而别》《宁波有意思》《山居莫干》《姑娘,开家自己的风格小店》等书。
《山居普陀》是蒋瞰全新的山居生活随笔集。为了与丈夫团聚,为了修养身心,她迁居普陀山,背山面海,红尘佛灯,僧尼俗人,光鲜清寂,没有一个地方能像普陀,同时容得下这些截然相反的意境。她分享山里的生活,邂逅山里的好人,游览山里的佛寺,普陀山的每个角落都有她的身影。
“但我知道,我很快又会适应新生活的,就像当年上大学,后来去澳洲,走的那天都是哭,止不住,转头就找到了自己的乐子,沉浸在新的世界里。
“是的,是没什么好哭的。离开,不是因为厌恶,不是成功转型,也不是为了美化或者升华过去。离开,单纯就是想要尝试新的开始,需要一次新的折腾,仅此而已。我感谢自己,无论多么纠结难过,内心始终保留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方,它支撑我保有鲜活的生命力。”
在普陀生活了一年的蒋瞰,记录下了普陀山居的一年四季,点点滴滴的生活。不是科普的科普书,不是攻略的攻略书,如何游玩普陀山,旅居普陀山,这里都有解答。
她的朋友中国民宿第一人,“宿集”倡导者和践行者夏雨清说:“蒋瞰热爱书写,她住到普陀山,就是要带回一本书的。对一个泛商业化的岛屿,她写出了日常和心中的诗意。”
作家周华诚说:“如果要懂得真正的普陀,就要读蒋瞰的这本书。在普陀的符号与标签之下,这本书里,呈现的是日常温暖、诗意美好的普陀。细细走过的每一步,都在品尝生活的禅。”
舟山人又是怎么看呢?舟山人三毛之父张乐平后人张慰军这样说《山居普陀》:“没有轰轰烈烈,没有你情我浓,普通却吸引人,有亲切感,尤其喜欢的是说到舟山的人和事。”
青黛色的小岛、一望无边的海水、空气中飘来的鱼腥味以及美味的海鲜、各季节出产的水果、岛上的人……都是山居的内容,我们来一窥这位资深文艺女青年的普陀山居日子——
“山里的生活,没点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难待得住。今天是个不错的日子,连日来的狂风终于停了,太阳火热,适合洗晒。我央唯一有洗衣机的小裘出门前别锁门,我要把冬春的毛衣长裤居家服,以及床单被褥桌布集中清洗。去他所在的楼层时,在一楼公区遇上了酒店保安,他在读一本竖排文小书。而在之前,我就知道,这位保安是个多面手,会书法,懂算命,偶尔还写诗,颇有点寺院扫地僧的味道。因为我们不住同一栋楼,加上他又要值夜班,碰到机会不多,每次遇到他都在读书。
无论如何,人永远是最生动的。我喜欢那些在山里静静过着自己日子的人,喜欢读书的保安、懂中医的车夫、会钓鱼的老林、每天清晨在菜地里忙碌的房东……因为,如果只是活着,多没意思啊。
“趁着洗衣机运转的空档,去山下买菜。天是真的热了,两个上下坡已经汗流浃背。这是山里的初夏,香樟树散发出浓郁的清香,枝繁叶茂正好用来遮天蔽日。朱淑真写初夏时光“困人天气日初长”正应景,吃完饭该去打个盹,歪着或是躺着。
“每年这个时节,我们收获自然的芳香,比春天悠远,比秋天积极。普鲁斯特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说过,他每次闻到玛德琳饼干泡茶的味道就会无法自拔地陷入童年往事的回忆中。而我们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夏日芬芳,哪怕闭上眼睛,塞住耳朵,仅凭记忆,都能让熟悉的果木气息和气息下的场景重现于此刻。这大概是
人类特有的能力。
“有树的地方,即使清贫,也是富裕而充满想象力的,走在路上有安全感,有种置身于宫崎骏的夏天,或者镰仓海岸的错觉。而龙沙—明晃晃的日光火辣辣地投射在路上,仿佛是一条穷途末路。
“山里的生活,没点儿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难待得住的。完成了路线、景点的清单,还有古树和动物,寺院开了后还会有源源不断有意思的人。
“某天清晨醒来,坐6点40的酒店班车去酒店,吃个早饭又一个人走回来。可是,多难得啊,这是夏天清晨简短的温柔时光,空气里有湿润的热气,海水波光粼粼,我还没见过这么早的普陀山,我甚至想,以后就搬个板凳坐在院子里,白粥腐乳。
“你好啊,夏天,我也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
对山居感兴趣的你,欢迎参加这一场盛夏夜的钱报读书会。7月22日(周五)晚上7点半,宝石山上纯真年代书吧,和蒋瞰一起,我们怀着对远方的想往,听一听,聊一聊,说不定下一站,你的避暑之地就是普陀山。
蒋瞰说,我们岛上见。
抢先读
《山居普陀》书摘
谁都不知道,下一站自己会在哪里。
2017年底,我把住了8年的小房子装修了一次。再买个市中心的大房几乎不现实,又想下半辈子过得舒适,权衡利弊后的结果就是“装修”。我问自己:如果一辈子都住在这里,你开心吗?
是的。
那时,我单身,单了很久。过了30岁极度焦虑恨嫁的阶段后,我反而变得非常平静,不放弃爱情,也不执着想要。我过着和大多数都市女青年一样的生活:有一份不算太差的工作,有很多兴趣爱好,也有一些固定的朋友,写作、喝酒、健身,除了晚上有点孤单,大部分时间都很充实愉快。
我很满意所在的这座城市,我想,我应该就这样生活下去了。
尤其是,在这之前,不安分的心已经出离过一次了—2012年,我曾辞去报社工作,去澳洲念研究生。念书之余一直在玩,算不上壮举,就当是经历。
所以,我自己也没料到,回国5年后,又要走了。
这几年里,我从单身变成了已婚。这次的出离,很大程度上是团聚,和外派在普陀山的老公一起生活。
我曾以为,分隔两地正好可以彼此放飞,距离美未尝不是坏事;我曾以为,朋友们那种老夫老妻手牵手的恩爱多半是在作秀,人终究是和自己相处。但有一天,当我听人讲,她和老公无论再忙,都会每晚对坐,关掉手机,平心静气地聊一会儿工作和生活时,居然有种“太美好啦,像诗一样啊”的羡慕。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有时候不是不能够,是没努力。
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身体,它需要换个地方。
过去一年,我的身体出了点小状况,这让生猛可以打虎的我无所适从。人在健康的时候是不会去关注身体的,就像医生问我原先心率是多少,我说我好好一人怎么可能没事去摸脉搏。
我没什么大毛病,就是精神高度紧张,起因都是想要瘦,愚蠢地断碳水戒糖剧烈运动,一天只吃一顿,睡得也不多,为了打发夜晚孤独,天天喝酒。
连感冒都觉得是天大事发生的我,除了懊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需要换一个环境转移注意力,激发新的兴趣点,大海、古树、佛刹,也许就是我下一个快乐的源泉。
还有,我对所在的这座城市似乎提不起了兴趣。这点很糟糕,因为再五光十色的活动在我看来都是灰色的,我没有要做点什么的劲儿。
去普陀山生活的念头就这么萌生了。
幸好,我又是喜欢普陀山的。
种种原因,过去一年我大概上了3次岛。从怀有明确目的地游览,到充满求知欲地探求角角落落,除了亲人带给我的安定感,还有一种要把它的好告诉别人的冲动。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这就是爱。背山面海,红尘佛灯,僧尼俗人,光鲜清寂,没有一个地方能像普陀,同时容得下这些截然相反的意境。
疫情,让迁居这件事不得不具有了某种仪式感,比如,老公已经先我一步整理好了房间,购置了可能需要的物品,天天拍照给我;我也在父母身边待了足足两个月,同吃同睡,使得上午离开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仿佛这次才是真正的出嫁。但我知道,我很快又会适应新生活的,就像当年上大学,后来去澳洲,走的那天都是哭,止不住,转头就找到了自己的乐子,沉浸在新的世界里。
是的,是没什么好哭的。离开,不是因为厌恶,不是成功转型,也不是为了美化或者升华过去。离开,单纯就是想要尝试新的开始,需要一次新的折腾,仅此而已。我感谢自己,无论多么纠结难过,内心始终保留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方,它支撑我保有鲜活的生命力。
我没有远大梦想,那些说要做外交官或者宣传部长的儿时心愿只能算是童言无忌,现在的我只希望有一种被填满了的生活,真实的,不纠结的,能被展示的,而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喜欢我自己。
其实,当你摆脱那些纷纷扰扰浮躁繁华的时候,是心平气和的,那么,也就没什么可留恋的了。我得承认,早年天天混迹奢华酒店不用花钱游走各地时,我也是膨胀的,欲罢不能的,放不下手的。享受掌声和赞扬,习惯被照顾和守护。我说这个的目的是,人活着不容易,遵从自己的内心,如果你正享受当下,那也很好,保持。
去年感恩节,我在上海参加一个社群活动,冷不丁被问到最想感恩的人。我说的是那些一直包容我的人,包容我的刻薄、任性、臭脾气、自以为是。所以,如果要对这次的离开做点期许,便是希望自己平和、宽容以及充满力量。
未来可期。
我们岛上见。
《山居普陀》,蒋瞰 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1年12月出版。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普陀山被称为“海天佛国”,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浙江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许多人想去的地方。很多人想去普陀山拜佛,那么,第一次来普陀山,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不说相信90%的人都犯过这。
”普朱管委会文物工作者高升昨致电舟山晚报称,因为石刻所处位置较为隐蔽,上百年来无人发现,这处石刻还与普陀山的“小名。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今年年初,在全山摩崖石刻巡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处大明万历年间的摩崖石刻——‘小白华山’摩崖石刻。
上周(6月29日),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之前跨省出行很多地方都要看行程卡是否带星,现在“摘星”了还要看什么呢。7月1日,在行程卡“摘星”后的第三天,第一财经记者亲自体验了从上海自驾到舟山过周末的交通,住宿。
普陀山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每天都有无数前来朝拜的人。三步一叩首的虔诚信众在这里随处可见,即使地面上有雨水他们也不惧,照样安静地缓缓地五体投地拜下去,只为朝拜心中的南海观音。
文 | 任咏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多么潇洒任性的一句话,对于我来说却是非常的奢侈,因为工作原因,我常年两点一线奔波于公司和家庭之间。伴随着这个期望和梦想,在今年的4月。多年来心中常有感慨:啥时候我也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得多潇洒呀。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普陀山今日最高温32度,南麂岛今日最高温31度。夏天的海边,总是比杭州这样的内陆城市,要凉爽许多。据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综合预报分析,这个周末,浙江的五大滨海旅游区海洋环境又是十分给力,海边度假的人应该不少。
具有海天佛国之称的普陀山,风光旖旎,恍若仙境,名不虚传,许多游客一直梦想着前往那里游玩参拜,但总感觉前方的路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前往,到达之后又不知道该如何游玩,看完本文您就会豁然开朗,随我的思绪前往吧。
这个最著名的应该就是1997年,普陀山菩萨显灵事件了,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年的农历10月10日。那今天观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观音显灵的事件。根据当时普陀山方长戒忍大师回忆,在那一天他们准备在对观音铜像开光,。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瑾华39度、40度、41度!在杭州的你,这几天是不是热坏了?蒋瞰,杭州著名文艺女青年,深夜书房主人,讲故事的少女,眼毒心静,和世事皆有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随着暑假的到来以及新冠疫情好转,进入六月份以来,普陀山机场陆续恢复武汉、郑州、泉州、西安等多个通航城市航线,恢复水平已相当于去年高峰期的八成。最近一周,机场日航班起降在55架次以上,日均旅客吞吐量超4800人次,环。
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普济禅寺方丈道慈法师,普陀山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信光法师,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惟航法师、智宗法师(兼秘书长)、门肃法师、定明法师、心遐法师。2022年6月12日,普陀山佛教协会在普济禅寺召开全山执事“从严治教”专项工作会议。
事情发生在2010年的湖北荆州,时间进入12月,当地的一座寺庙叫张华寺,寺里的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打算进行一次法会。进入21世纪之后,有一则观音显灵的消息,引起了当时人们的广泛关注。据说当时就出现了菩萨显灵的事件,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
而说起与佛有关的事迹,就不难联想到普陀山观音像,曾有数万人亲眼目睹其“显灵,”孙中山先生还在此地亲笔记录奇遇。普陀山真的有“神迹”吗,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菩陀山奇遇1916年,孙中山一行人因公务路过普陀山,看见山光水色很
院长道慈大和尚讲话2022年5月9日上午,院长办公会议在院长院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院长、普陀山观音法界管理中心主任、普济寺方丈道慈大和尚,舟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周开龙,市委统战部民宗
普陀山的「绿」One day / In Putuo Mountain治愈·干净·充满希望不要去问绿色如何催眠了我身体内不可战胜的夏天——沈颢《不要去问绿色》满眼绿意·无处不在-「绿色」总是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寓意着希望、和平、生命夏日的普